海南加快推進外延蔬菜生產基地建設
3月9日,上海市商務委和海南省農業廳在海南省澄邁縣舉行上海市外延蔬菜生產基地掛牌儀式,海南省澄邁、三亞、昌江、洋浦經濟開發區等4個基地正式成為上海第二批外延蔬菜生產基地。上海是一座擁有2700萬消費人口的特大型城市,日蔬菜消費總量約15000噸,其中90%以上的蔬菜供應來自兄弟省市,主副食品的市場需求巨大。每年6-9月、12月至來年2月,由于受梅雨高溫、臺風及低溫冰凍等災害性天氣影響,上海地產蔬菜單位面積和產量減少,市場供應趨緊、價格出現上漲。2016年起,根據上海市政府“大市場、大流通、大基地、大合作、大數據”的工作要求,為進一步建立蔬菜緊密型的產銷對接關系,借鑒“虎林糧食”基地建設的成功經驗,上海市大力推動外延蔬菜基地建設,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原則,重點加大蔬菜包裝化、統一標簽標識、物流標準化、全程可追溯等方面的推進力度,已在山東臨沂、江蘇徐州試點建立了第一批6個規模化外延蔬菜基地。
海南是國家重要的冬季瓜菜、熱帶水果生產基地,瓜果菜生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特別是冬季瓜果菜上市時間及季節差優勢比較突出。同時,海南也是全國首個生態示范省、無疫區,瓜果菜產品是露天自然生長的無公害、綠色產品。近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冬季瓜菜產業發展,把冬季瓜菜生產流通作為海南農業的主導產業,作為保障民生、保障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工作,全力推進把海南建成全國重要的“菜籃子”和“果盤子”。全省冬季瓜菜每年出島總量持續保持在330-340萬噸,占海南冬季瓜菜生產總量的70%以上,銷售金額達110多億元。每年,我省銷往上海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瓜菜和水果近30萬噸,特別是在上海瓜果菜冬季市場供應占有比較大的份額。海南瓜果菜以品質優良、綠色安全等特點,在上海農產品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上海廣大消費者的肯定和喜愛。
近年來,海南省通過舉辦“冬交會”和走出去找市場積極為海南冬季瓜菜生產尋找長期穩定“訂單”;這次上海與海南四市縣區企業、合作社簽訂的合同是經過兩省共同努力達成的合作成果。目的是推進海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海南農業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我省瓜果菜品牌和農業形象。同時也是迅速落實海南省委李軍副書記提出打造"我在海南有農莊"活動的具體行動。
通過在海南建立上海外延蔬菜生產基地,不僅可以拓寬海南優質蔬菜的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益,也從源頭上保障了上海市蔬菜市場供應、食品安全和價格穩定,從而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上海市還將繼續依托本市蔬菜集團、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等主體企業,在海南等省市拓展這一模式,建立規模化外延蔬菜基地,著力從源頭上保障上海市日常消費的蔬菜主要品種的平穩供應。海南將根據上海市場的需求,不斷提升海南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水平和質量。加大海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生產更多優質安全適銷對路的農產品,打造好海南“王牌”農業。